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管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 主办

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 物理农业大有可为

  • 摘要: 以化学肥料、化学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长期过量、滥用化肥、农药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2015年3月17日,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和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分别比2013年提高7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此举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业部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工作主线开展的重要行动,目的是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15年5月19日,农业部在京又专门召开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落实会,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责任。针对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国各地积极采取措施贯彻落实。在化肥施用上,大力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在农药使用上,控制病虫发生危害,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推行精准科学施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其实,除了“化学”方法外,物理的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也可以做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就是现代物理农业。现代物理农业是农业与物理学科交融的新兴学科,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传统农业的发展和创新。现代物理农业利用具有生物效应的电、磁、声、光、热、核等物理因子调控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促进生长发育,促使农业逐步摆脱对化肥、农药及抗生素等化学品的束缚,最终获取高产、优质和无毒的农产品。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体系中的种子处理技术、土壤连作障碍处理技术、声波助长技术、电子杀虫技术、温室补光技术、温室臭氧灭害技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水处理技术及其他物理技术等,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交叉型学科,丰富了我国农业工程的内涵,扩展了农业装备领域。2012年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正式纳入全国农机化“十二五”规划。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关心和支持,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在理论研究、产品开发、技术应用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科研开发取得积极成效,产品开发取阶段性成果,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学科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物理农业工程作为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中大有可为,也必将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