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字
摘要
DOI
栏目
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PACS
EEACC
首页
期刊简介
关于本刊
栏目设置
期刊在线
最新录用
优先发表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级检索
编委会
第二届编辑委员会
第一届编辑委员会
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RCCSE权威核心学术期刊
获奖证书
收录证书
投稿须知
投稿方式
基本要求
评审程序
责任及权利
撰稿要求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期刊征订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首页
期刊简介
关于本刊
栏目设置
期刊在线
最新录用
优先发表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高级检索
编委会
第二届编辑委员会
第一届编辑委员会
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RCCSE权威核心学术期刊
获奖证书
收录证书
投稿须知
投稿方式
基本要求
评审程序
责任及权利
撰稿要求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期刊征订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10卷 第6期
上一期
|
下一期
栏目
装备与机械化
信息与电气化
生物环境与能源
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
食品科学与工程
水土工程
土地资源管理
设计制造及理论研究
教学研究
农学与生物技术
农业经济管理
选择全部
显示方式:
装备与机械化
山东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解决方案
马根众
,
王博
,
于靖博
,
王健
,
童涵
2020, 10(6): 1-6.
摘要
(
964
)
[PDF 15727KB]
(
7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针对山东小麦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小麦机械化生产中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土壤耕整、播种、植保、灌溉和收获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统筹一年两作生产模式和经营效益,结合生产资源禀赋、经营规模和经济水平,提出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种植模式,以及各环节技术要点和农业机械装备配备方案,实现小麦机械化生产高质高效发展。
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赵庆亮
2020, 10(6): 7-10.
摘要
(
992
)
[PDF 563KB]
(
3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国际竞争力较弱,机械化生产水平尤其是机收率低严重制约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介绍了国内外马铃薯收获机械发展现状,指出我国马铃薯收获机械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基于试验测评法的玉米免耕播种机适用性评价
丁建民
2020, 10(6): 11-13.
摘要
(
777
)
[PDF 384KB]
(
4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以基于试验测评法评价玉米免耕播种机在某个区域内的适用性为目的,建立评价体系,通过对2BMYF-4A型玉米免耕播种机进行试验测评,得出该机型在山西的适用度为4.5,区域适用性较好。
食用菌菌包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翁晓星
,
陆丹丹
,
郑涛
,
赵晋
,
林雪
,
朱建锡
,
王洁
,
费焱
2020, 10(6): 14-17.
摘要
(
857
)
[PDF 8976KB]
(
44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介绍了食用菌栽培工艺流程及菌包生产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并提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趋势。
果园生草管理与机械化技术运用
唐宏伟
,
张向东
,
郑桂玖
,
何海永
2020, 10(6): 18-21.
摘要
(
807
)
[PDF 613KB]
(
50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在现代化果园管理技术中,果园生草技术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等功能。简要介绍果园生草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优势和技术要点,分析果园生草机械化管理技术和主要设备,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信息与电气化
禽蛋蛋壳裂纹在线检测系统设计
陈诚
,
强敏
,
蔡健荣
,
张世庆
,
孙力
2020, 10(6): 22-27.
摘要
(
814
)
[PDF 2331KB]
(
4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基于声学响应信号分析方法设计了一款禽蛋蛋壳裂纹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运动控制模块和声学信号采集与分析模块。该系统可实现对在线输送鸡蛋的多次自动敲击与音频信号采集。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完好蛋检测准确率为92%,裂纹蛋检测准确率为100%。该禽蛋蛋壳检测系统对蛋壳裂纹识别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稳定性,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反射式叶片叶绿素含量检测仪的优化与试验
陈佳俊
,
孙俊
,
李亚婷
,
武小红
,
周鑫
,
唐宝文
2020, 10(6): 28-35.
摘要
(
803
)
[PDF 2242KB]
(
4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针对现有反射式仪器的输出值易受检测距离影响,且仪器在不同波长下的检测区不同而导致检测值出现偏差的问题,该文优化了现有仪器的输出参数,并提出多波长检测光路的设计方案,以此开发了一款反射式叶片叶绿素含量检测仪。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仪器输出电压的最大波动率为0.95%,在不同检测距离下,仪器输出参数的最大波动率为1.13%,最佳检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为0.105 6 mg/g,表明仪器能够适应环境光和检测距离的变化,检测效果较好,可为田间作物的差异化分析提供支持。
基于迁移学习和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的黄瓜叶部病害识别方法
李丹
2020, 10(6): 36-40.
摘要
(
841
)
[PDF 3008KB]
(
6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针对在黄瓜叶部病害识别过程中使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存在模型训练时间长、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迁移学习和改进残差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黄瓜叶部病害进行识别。首先对数据集图像进行预处理,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对传统残差神经网络进行改进;最后使用迁移学习的方式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该研究方法对不同的黄瓜叶部病害进行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可为其他作物的识别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生物环境与能源
工程设施技术在稻渔共作模式中的发展
袁虹
,
刘萍
2020, 10(6): 41-45.
摘要
(
813
)
[PDF 720KB]
(
3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稻渔共作模式是一种继承传统农业中遵循自然协调、绿色生态的农业发展理念并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指导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该模式具有稳粮、促渔、增收、提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但缺乏稻田生态理论研究及新的生态管理技术,且基础设施不足,与种养技术匹配设施缺乏。工程设施技术属于稻渔共作模式配套技术,决定稻渔共作模式的发展潜力。目前工程设备设施在稻渔共作模式中的应用普及程度低,尚未开发出与稻渔共作模式特点相匹配的专用设备。结合稻渔共作模式的发展历史和水平,对配套工程设施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
集装箱植物工厂变频空调系统设计与应用
董微
,
周增产
,
姚涛
,
封喜雷
,
李秀刚
,
田凤梅
2020, 10(6): 46-50.
摘要
(
866
)
[PDF 4265KB]
(
4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为解决集装箱植物工厂运行时内部温度偏高且不均匀,无法满足植物生产所需最佳温度等问题,对集装箱植物工厂变频空调系统进行设计。通过对工厂的结构组成进行统计安排,以及总负荷的计算,确定变频空调系统设计方案。通过测试室内外温度、湿度和光照,结果显示,明期集装箱内温度总平均值为26.3 ℃,湿度总平均值为44.8%,光照总平均值为12 082 lx,满足集装箱植物工厂的设计要求。该设计可加快集装箱内的降温速度,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微生物及C/N比对果桑枝条堆肥腐熟的影响
赵珮
,
唐小平
,
吴均
,
刘艳
,
何佳洋
,
黄传书
2020, 10(6): 51-56.
摘要
(
878
)
[PDF 5612KB]
(
4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以较大质量堆体(500 kg)为对象,探讨微生物及C/N比对果桑枝条堆肥腐熟效果的影响。以桑枝条和鸡粪为原料,调整堆体的C/N比为20∶1、25∶1和30∶1,分别搅拌4%、4%和6%的微生物,研究微生物及C/N比对桑枝条堆肥腐熟效率及肥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微生物接种量为6%,C/N比为30∶1的1号堆腐熟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在堆肥过程中,保持45℃以上的时间15d,可有效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堆肥结束后,C/N比降至11.73∶1,可溶性腐殖质和总养分的增幅及其含量的积累均最高,发芽指数达到133.91%,T值为0.39。通过分析可知,C/N比是影响桑枝条堆肥腐熟效率的重要因素,适宜的C/N比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和肥力的增加;增加微生物接种量,能够提高其腐熟效率。
金华市有机肥产业发展现状
傅剑
,
徐锦大
,
傅丽青
2020, 10(6): 57-60.
摘要
(
750
)
[PDF 553KB]
(
3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通过对金华市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现状和国内外商品有机肥机械化施肥发展现状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金华市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的制约因素,提出商品有机肥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对策措施。
农副产品加工与贮藏
热泵干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黄毅成
,
於海明
,
缪磊
,
刘紫薇
2020, 10(6): 61-65.
摘要
(
823
)
[PDF 708KB]
(
5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阐述了热泵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热泵技术在谷物和果蔬等产品干燥加工中的应用,分析现有热泵干燥技术的优点及不足,并结合当前热泵干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变频技术、回热利用技术和组合干燥技术的综合应用是热泵干燥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食品科学与工程
藤茶二氢杨梅素口服液制备工艺优化
李冬梅
,
郑耿扬
,
梁鼎
,
李志宏
,
郑璇燕
,
文炎
2020, 10(6): 66-70.
摘要
(
764
)
[PDF 703KB]
(
46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以藤茶为原料,制备二氢杨梅素口服液。采用热水浸提工艺,重结晶5次,得二氢杨梅素纯度为95%。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通过感官评价得出适宜制作口服液的最佳工艺参数:0.03%二氢杨梅素添加量,0.20%甘草酸一钾,0.18%羧甲基纤维素钠,0.03%柠檬酸。该配方调配的口服液,无色、澄清透明,酸甜适口、有甘草特有的香气且回甘。成品经检测,二氢杨梅素含量为0.028g/100mL,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中合剂的质量标准。
水土工程
非对称体边界下三维紊流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焦萱
,
邱勇
,
周鑫宇
,
吴锦钢
,
杨福
2020, 10(6): 71-77.
摘要
(
817
)
[PDF 2718KB]
(
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对于斜向进水、侧向泄水条件下的圆形消力井,基于井内水流紊动射流分区的半经验公式法,可以对淹没射流条件下的水股作用力进行机理分析,并推导得出射流沿程最大流速及冲击区井壁时均作用力表达式,但尚不能完全揭示其内部复杂的紊动水力特性。利用紊流理论的数值模拟可以更好地描述圆形消力井流场内部各处的时均流及紊动特性:根据区域形状特点,对流场的空间域和时间域进行剖分离散,由不规则边界紊流Navier-Stokes方程掺气影响统计演化建立了三维封闭可求解雷诺应力方程组。基于实际工程的数值分析成果表明,三维紊流模型可行有效,能够用于非对称体边界条件下的空间流场计算。
土地资源管理
云南省耕地自然等分布特征
杨元智
,
李建华
,
向冬蕾
,
袁登
,
权以康
,
张祥飞
,
陈运春
2020, 10(6): 78-82.
摘要
(
838
)
[PDF 664KB]
(
3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通过分析耕地质量自然等分布特征,整体把握云南省耕地质量情况,为区域内耕地统一规划及耕地占补平衡等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云南省年度更新评价成果数据,运用面积加权平均法、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2015年度全省及各州(市)耕地自然等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省耕地自然等别中等偏低,导致耕地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建设占用及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该研究为区域内耕地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设计制造及理论研究
CMQ-300型残膜清除机设计与试验
李锦文
2020, 10(6): 83-88.
摘要
(
749
)
[PDF 1076KB]
(
3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为解决我国残膜回收设备能耗高、效率低和作业单一等问题,设计了多功能残膜清除机。通过研究配套动力、卷弯耙齿排列方式、悬挂参数,以及起膜铲防过载安全保护装置等设计方案,确定该机最优试制工艺方案和参数组合。为验证设备性能,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残膜清除机可通过一次作业实现松土起膜、搂膜、集膜和卸膜等工序,作业效率2.33 hm2/h,不打乱土层,拾净率达80%以上。调整工作部件即可实现播前苗床整地,作业后土壤细碎平整。该残膜清除机具备脱膜率高、功能多样化、生产成本低和作业效率高等特点,是一种新型农机装备。
404P型山地拖拉机液压调平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张超
,
李庆令
,
冯计贵
,
裴二鹏
,
王显
,
程飞
,
郑德聪
2020, 10(6): 89-93.
摘要
(
906
)
[PDF 1125KB]
(
4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为了促进国产山地拖拉机发展,选择自主研发的404P型山地拖拉机作为研究对象,对液压调平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建立车身高度和提升液压缸总长的函数关系,基于AMEsim软件平台构建液压调平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液压作业仿真。结果表明:当车身倾斜4°时液压系统调平时间为1.25 s,8°时调平时间为2.44 s,12°时调平时间为3.6 s。试验结果表明该液压系统基本满足实际作业需求。
成熟收割期韭菜几何及力学特性试验
荀桂森
,
王家胜
,
张建新
2020, 10(6): 94-97.
摘要
(
793
)
[PDF 605KB]
(
5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为获得韭菜收割机设计依据,以国内典型品种韭菜为研究对象,开展成熟收割期韭菜几何及物理力学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独根红”“791”和“大金钩”3个品种韭菜成熟期的株高分别为389、358和341 mm,茎粗分别为3.8、3.5和3.1 mm,其中株高在250~400 mm的超过85%,分布在300~400 mm的占65%,茎粗分布在2.5~4.0 mm的占85%。在20、50和100 mm/min 3种不同加载速度下韭菜茎秆最大径向剪应力分别为0.79、0.67和0.57 MPa,随加载速度的增大,最大剪切应力呈减小的趋势。韭菜茎秆径向抗压强度平均值为0.13 MPa。韭菜茎秆在压缩过程中,压缩应力不断增加,而且增加速率也在变大,当增大到茎秆压损临界值会出现下降波动拐点,之后压缩应力会随加载时间再继续增大。
教学研究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吕丹
,
马歆
,
江朦朦
2020, 10(6): 98-101.
摘要
(
762
)
[PDF 612KB]
(
4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向,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电商的广泛开展,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在提升农村地区数字化水平的同时,还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然而,农村地区人才短缺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电商的发展。通过梳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电商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明晰农业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培养谁-谁培养-如何培养”的问题。提出以地方院校为培养主体,面向地方大中专院校在校生、农村地区有意愿的创新创业人员和城镇中计划返乡创业人员,分类制定培养方案,开展涵盖农业电商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创业素养等内容的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
农学与生物技术
基于分期播种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热因子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张兵兵
,
吕晓
,
张慧
,
高全
,
高莉莉
,
杨璐
,
吴航
2020, 10(6): 102-107.
摘要
(
827
)
[PDF 702KB]
(
5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为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热因子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基于分期播种试验引用关键发育期内积温与土壤贮水量作为水热因子的均一化指标,分析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对水热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表明,积温的增加对生殖生长的干物质积累优势更为明显,灌浆期温度升高更有利于玉米生物量的积累;积温和土壤水分的匹配通过调整干物质积累速率来影响干物质积累,最终影响产量,抽雄—乳熟期的水热均一指数X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玉米各发育阶段X对产量影响的程度由重至轻依次为抽雄—乳熟>拔节—抽雄>出苗—拔节>乳熟—成熟。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Vm是限制玉米产量的关键,抽雄—乳熟及拔节—抽雄期的干物质积累速率主要通过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对产量起作用。
农业经济管理
基于山东省农业用水合理利用的多目标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张志彬
,
杨延强
,
高扬
,
孙万强
,
张玉芳
2020, 10(6): 108-113.
摘要
(
846
)
[PDF 884KB]
(
4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山东省是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农业大省,农业用水依然是用水大项。为节约农业用水,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山东省农业供给侧改革内容,从种植效益和节水效益角度出发,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后山东省农作物种植结构由原粮、经2类变为粮、经、饲3类,种植比例也由3∶1转变为10∶5∶1,调整后7类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大豆及蔬菜)种植净利润增加59.49亿元,节约农业用水量490.66万m3。种植结构优化调整达到了农业节水目的,同时增加了农业产值,且饲草种植比例的增加也符合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方向。
发达国家推进乡村振兴主要经验及启示
刘祖昕
,
李纪岳
,
赵跃龙
2020, 10(6): 114-119.
摘要
(
726
)
[PDF 999KB]
(
4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取得成功的共同点是建立健全法制保障体系、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构建强有力的农业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竞争力、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重要作用、坚持优化城乡生产力布局、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乡村可持续发展、多措并举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着力提升农民从业素质及传承发展乡村文化。该文在总结发达国家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上,强调应合理借鉴其成熟经验,强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法律保障、构建精准高效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以及构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制度。
构建延伸贫困村产业链以助力精准扶贫——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结对陕西省太白县高码头村为例
杨振华
,
王晓群
2020, 10(6): 120-123.
摘要
(
773
)
[PDF 1287KB]
(
4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以校村合作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为例,通过分析得知,缺乏技术是陕西省太白县高码头村致贫的主要原因。校村合作规划延伸拓展了产业链,形成集群效益,同时加强了产业人才培训。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题的郊野民宿项目为依托,推出一系列优质品牌农产品销售和农事体验项目,使村产业进一步发展,贫困人口实现产业分红逐年增加和就近就业,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实效。
秦巴山区商洛市核桃产业发展的规模特征及经济效应
郭萌
,
王怡
2020, 10(6): 124-128.
摘要
(
753
)
[PDF 808KB]
(
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选取秦巴山区商洛市2013—2018年核桃产业发展的经验数据,通过构建评价模型,从产业投入集中度和产出集中度2个维度评价商洛市核桃产业的规模特征,从产业收入依存度和贡献率2个维度评价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采用OLS回归模型分析核桃产业对GDP的带动效应。结果表明:秦巴山区商洛市核桃产业的规模特征和经济效应显著,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结合商洛市核桃产业的发展现状,从紧抓政策机遇、加快内涵发展和扩大品牌优势3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CN 11-6025/S
ISSN 2095-1795
在线办公
作者登录
编辑登录
审稿登录
读者登录
下载中心
更多+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种业装备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推荐表
《农业工程》论文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
《农业工程》稿约
《农业工程》撰稿要求
《农业工程》杂志稿件格式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推荐表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